终于从团建的忙碌中解脱,能静心做些喜欢的事了。之前提到要将 Voicenotes 整合进博客工作流,实践后体验确实不错。特别是发现 Voicenotes 能与 Readwise 互通,其价值又上了一个台阶。目前来看,Voicenotes 除了偶尔理解有偏差,整体表现相当不错。

这周另一有趣尝试是接触了 Vibe Coding。说来也巧,正好赶上 Lenny's Newsletter 的福利活动,订阅即可获得 Cursor、Replit 等主流 Vibe Coding 工具一年使用权。 作为编程新手,我借此机会实际体验了 Cursor。目前只用它写了个简单脚本,确实感到很便捷。不过用它开发完整应用程序还是有些犹豫。可能需要先打好编程基础,才能更好利用 Cursor。

我之前也订阅了 Genspark 这类 agent 工具。对编程新手来说,简单试用后,感觉 agent 工具可能更友好。不过现阶段还是先专注学习和实践,等积累更多经验后再总结体会,说不定那时才会发现 agent 的局限。

此外,最近一直在调整工作流,发现必须调整当前的输入方式。现在每想记个笔记,都得粘贴到好几个地方(如新枝、Tana、Dinox、Voicenotes、Heptabase),因为可能在多处汇总或搜索。这种状态不可持续,甚至不如当初统一在 Drafts 输入,再一键分发,现在先做了几个 Drafts action,后面看如何整合。

此外,这两天也在试用 Calflow。之前一直想要找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,但是像 3x3 之类的工具也一直不大好上手,而且颜值也不怎么样。这两天在小红书上从一个 notion 博主那里顺藤摸瓜,找到了 Calflow 这个软件,感觉挺有前景,考虑用一段时间试试。


音乐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不同

前两天工作时,照常打开网易云,播放明日方舟歌单,不知不觉就过了近两小时。一边工作一边多次被感动。Rap 有 Yanking 和桥夹克里夫的 boss 曲(mai 竟然是作曲+编曲!),《总辖之愿》太好听了(才知道最后四个关卡名连起来是“恩怨纠葛,散于星辰之间;留下之人,推开未来之门”)。

听着听着,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:发现听音乐工作,效率会极大提升。哪怕中间会因音乐的旋律、情感、歌词而下意识看评论或停下工作专心听歌,但整体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,很顺畅地就进入了心流状态。

而这和我平时认真学习时的感觉正好相反。认真学习时听音乐,有时反而让我分心,无法集中注意力。于是我问了问 Gemini Pro 2.5,想看看这个问题是否有较科学的解释,结果挺有意思。

AI 表示,工作场景下,音乐之所以有助益,是因为工作本身重复性高,不需太多密集思考,大多是自动化操作,占用认知资源少。这样一来,注意力尚有余裕,音乐反而能屏蔽环境干扰,让我们更容易把注意力保持在工作上。同时,由于多数工作任务我们已熟练,不需深度分析,内在认知负荷较低;音乐带来的积极情绪,反而能促进认知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
学习则不同,它本质上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。音乐会分散注意力,争夺认知资源,带来较高的认知负荷。

近期对 AI 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摘抄和思考

近期阅读中,有不少关于 AI 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摘抄与思考,这里分享些简单感想,若有时间再详细展开。

AI 会提高还是降低人的思维能力?

最近在即刻上看到,有人认为 AI 对人类思维方式构成一大威胁。它会给人一种思考幻觉。AI 出现前,普通人与各领域精英的最大差异,在于能否结构化地思考和输出。而目前的 AI,尤其是最新的,结构化能力较强。它们会拆解问题、任务并逐步完成,展示结构化过程,让用户误以为自己也能结构化思考。

这对经验或知识不足的人来说,其实比较危险,因为它取代了他们锻炼结构化思维的过程。他们在学习和提升中会失去一些附带收益,这些收益有时是纯知识,有时是锻炼出的思考能力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这会让人的成长缺乏所谓的 context,而 context 在完成工作和个人学习成长中都非常重要。因为你有时假装获得了能力,但 AI 并不知道你实际经历过什么。同时,这种 context 也是我们未来应对不同事物时的潜在经验与知识,这些无法通过 AI 获得。

这让我想起 Neo 在其 newsletter 中介绍的一篇文章。该文根据微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调查,分析了 AI 工具如何从不同维度重塑人类工作方式。在 AI 时代,人虽将部分功能让渡给 AI,但人的作用反而更核心,集中于验证信息、整合输出、监督任务。人的工作变得‘高抽象’和‘高风险’,需要更强的判断力,并承担更多决策风险。

AI 真的带来了平权吗?

讨论新技术影响时,会发现 AI 与科幻小说、游戏中描绘的某些技术(常导致赛博朋克世界)既相似又不同。在那些世界观里,新技术常由政府秘密研发,某些人率先秘密使用,从而获得对普通人的巨大优势。而 AI 的情况是,AI 平权是 AI 时代的默认特征,还是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暂“黄金时期”?当前 AI 发展初期,是自下而上发展,所有人平等使用同等智能的 AI。但当 AI 发展到一定程度,若普通人可用的 AI 能力触及企业成本上限,且富人能用金钱购买到显著更优的 AI 时,社会阶层问题恐将重现。

AI 时代,语音的影响被忽视了

另一项观察是,我发现许多 AI 开始强调语音交互。这种交互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控电脑、手机及 AI,另一方面,它会重塑每个人的工作习惯,乃至人际交互模式与社交关系。

例如,以往在工作空间,每个人的工作都相当私密。而一旦工作转为通过语音沟通,人与人的工作空间就必然交织。这种交织目前看来无所谓好坏,但必然影响人在工作中如何把握与他人的距离。也许将来大家会更注重隐私,甚至可能反而更少关注隐私。这些都值得继续研究。

Continue Reading
All Articles
2025年4月14日
精疲力尽的一个月;明日方舟新主线;Voicenotes Pages
精疲力尽的一个月,终于抽出空来更新一下博客了。最近把明日方舟新主线过了;把 Voicenotes pages 纳入了个人博客
© 2025 Miobowl